比利时回声报8月15日报道,继美国和中国之后,自动驾驶出租车也即将登陆欧洲。
十年来,自动驾驶出租车(或称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话题一直在移动出行领域引发热议。共享汽车、专车公司以及汽车制造商都将这一发展视为汽车应用领域的“圣杯”。
在成本方面,无需驾驶员意味着巨大的竞争优势。在车辆利用率方面也是如此。汽车通常被认为是地球上利用率最低的资产,因为它们的使用率仅为3%到4%。
此外,自动驾驶出租车应该能够帮助城市摆脱所有这些无用的汽车,并一劳永逸地实现从拥有汽车到使用汽车的转变。
这只是理论上的。实践证明,事情远比预期的要复杂、昂贵和缓慢得多,以至于随着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蓬勃发展,这一话题已不再那么受热捧。
2026年起在欧洲推出?
百度宣布,其自动驾驶出租车最早可能于2026年在欧洲部署,具体地点是英国和德国。具体来说,拼车应用Lyft最早也将在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后,于2026年在这两个国家提供中国车辆。
这一消息在欧洲引发了强烈反响,自动驾驶汽车正在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尤其是在与刚从美国或中国旅行回来的朋友交谈时,这类服务在某些地区已经存在。
中国和美国
无人驾驶出租车已在美国和中国的部分道路上投入运营,其中包括在武汉市中心,那里有超过500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可以通过应用程序在指定区域召唤。
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覆盖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上海浦东金融区最近宣布向多家公司发放了一批无人驾驶出租车运营许可证。
百度并非唯一一家寻求拓展海外业务的中国公司。其竞争对手文远知行WeRide也活跃于海湾国家,并于今年1月宣布已获选在瑞士领导一个小型试点项目。
另一家中国公司小马智行(Pony.AI)的一位代表在5月份表示,该公司已签署协议,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在“中东一个关键市场”推出其在Uber平台上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今年4月,总部位于旧金山的Lyft表示,已同意收购德国出租车应用Freenow,标志着其正式进军欧洲市场。
在美国,无人驾驶领域无可争议的领导者是Waymo,该公司去年6月实现了第1000万次无人驾驶出行。这一数字与百度Apollo Go服务(目前已覆盖15个城市)的1100万次无人驾驶出行记录相当。
移动出行的未来
Uber的竞争对手Lyft在美国5个城市运营,而Waymo目前每周提供25万次付费出行服务。优步欧洲竞争对手Bolt的首席执行官马库斯·维利格(Markus Villig)也认为,未来在于自动驾驶汽车,这将使像他这样的公司业务成倍增长。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自动驾驶的特斯拉,于今年6月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推出了Cybercabs自动驾驶出租车。
那么,欧洲的参与者又如何呢?虽然这些汽车尚未在街头亮相,但欧洲制造商肯定已经参与其中。
去年6月,大众汽车与其子公司Moia联合推出了ID. Buzz的自动驾驶版本,该版本将于2026年上市。大众汽车及其子公司Moia计划为自动驾驶班车运营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我们的ID. Buzz无人驾驶班车是一套完整全互联的360度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该解决方案集成了尖端技术、极具吸引力的车队、智能车队管理和以客户为中心的预订系统。”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Oliver Blume)在六月中旬解释道。
“我们的想法也是与交通解决方案提供商合作。大众汽车集团与UBER于今年4月签署了一项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旨在为大众汽车集团提供数千辆无人驾驶车辆。”
同样在欧洲,还有克罗地亚神童Mate Rimac,他计划于2026年在克罗地亚推出他的“Verne”自动驾驶出租车,尽管他去年1月在布鲁塞尔车展上向我们承认:“在日程安排上,有一件事已经确定,我不会尊重它。”
他正在与监管机构携手合作,争取这些服务获得道路许可。一种趋势正在形成:自动驾驶出行领域将出现多家参与者。“一旦技术安全了,自动驾驶就不再是我们差异化的优势了,”Mate Rimac解释说。Mate Rimac致力于通过确保车辆始终清洁和提供高质量服务等方式来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