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天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办的京津冀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业务交流暨业务大练兵活动在津举行。来自京津冀三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的60余名业务骨干齐聚一堂,通过实战化练兵与战略性研讨,构建起跨区域协同保护的新范式,为京津冀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此次活动是三地知识产权保护机构首次全覆盖线下交流。活动创新采用“竞技+研讨”双轮驱动模式,在业务大练兵环节,主要包括检索技能测试和综合业务测试两大实战化比拼。其中,检索技能测试由三地参赛代表通过同题共答,切磋预审检索标准,统一审查专利性判断尺度,进一步提升检索效率。综合业务测试全面覆盖三地中心核心业务,涵盖专利预审、快速维权、调解仲裁、导航运用等全链条、多环节业务内容,提升三地中心工作人员对政策的理解运用能力和实际业务处理能力,促进培育复合型专业人才,奠定知识产权保护协同根基。
研讨交流环节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专利价值跟踪问效机制”等核心议题展开。北京市保护中心分享的“分级分类预审服务”模式,为三地保护中心优化专利预审制度,主动服务备案主体提供新思路;河北省保护中心展示的“快速维权体系建设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建设经验,助力雄安新区中心完善基层保护网络布局。天津市保护中心现场发布的“围绕医院、高校、科院院所等不同创新主体的预审需求不同施策”的经验交流,获得大家一致点赞。
“这次交流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协同保护不仅是机制衔接,更是服务理念的深度融合。”天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在交流中感慨。通过预审标准共建、人才队伍共育、信息资源共享,三地正逐步形成“1+1+1>3”的聚合效应。
记者了解到,未来,京津冀三地将重点推进三个方面工作。包括进一步推进京津冀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以信息互通、互学互鉴为重点打造三地协同保护新格局;实施专业人才共育工程,建立常态化技能练兵机制,强化业务测试的实战性,以赛代练、以赛促学,提升京津冀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业务水平;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加强协同配合,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文强表示,三地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既是“好邻居”,更是“同路人”,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进一步凝聚共识、共享经验、锤炼队伍,为走好京津冀高质量发展这条“赶考”之路贡献力量,携手谱写知识产权赋能区域创新发展的新篇章。